2021年12月14日,山东能源整合新疆区域公司,将原兖矿新疆能化公司和原新矿伊犁能源公司整合为新的新疆能化公司。人员整合、单位整编,自此两个单位整合成为一体,跻身山东能源“五大基地”之一。
聚融则兴——党建引领开新局
两个单位不同地区、不同运营特点、不同管理理念,如何融入?如何打开规范管理、高效治理的新通道?如何让体制机制改革成为激发内在活力的动力源?
人聚则强,气聚则刚。把党的建设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为现代企业公司治理强根铸魂。为使两个独立的个体,聚在一起、融为一体,释放聚合效应,实现区域整合“1+1>2”目标,新疆能化实施党建引领打开局面、务实作为的解题路径。探索构建以“聚·融”党建品牌为引领的支撑体系,把领导班子“拧成一股绳”、全员职工聚成一条心、整个公司一家人、共谋发展一盘棋。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一场别开生面的“聚·融”党建品牌发布会,启动“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一小组一亮点、一党员一名片”创建工作,开展“争建‘拓疆先锋’战斗堡垒、争做‘天山雪莲’共产党员”主题活动。一项项促进聚合力的重大举措,一次次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犹如催化剂溢流效应,加速了两个单位之间的融合与融入,使之融为一体。2022年以来,三次举办“天山论建”论坛,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建活力,为企业建设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坚持“高位推动,分层落实”总遵循,实施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四级”管理内控制度30余项,打造形成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管理格局,推动党建工作由“虚”到“实”、由“定性”向“定量”转变,有效解决党建工作只有“软”指标没有“硬”任务的难题,为促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保驾护航。
打造“和·润”企业文化,秉持“和谐和美,润泽润心”理念,着力解决职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打通党员服务职工“最后一米”。两个单位工作理念、业务规范相继融为一体,为整合后快速进入角色、推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平稳整合、快速融合。
全面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创建“天山云杉”廉洁文化品牌,营造“人人思廉、人人守廉、人人崇廉”的浓厚氛围,护航“新疆煤化新能源综合发展基地”建设。
聚融则安——安全管理谋新篇
这是一方安全高地——正在以“安全无事故”为目标奋力行进,和谐稳定氛围空前浓厚。
这是一个创新重地——9项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较上一个科技年度增加80%,累计争取上级科技资金支持和科技政策税收减免优惠共计0.9亿元。在智能化开采、快速掘进、通风智能管控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这是一片荣誉之地——获评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个省部级研发平台、2个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硫磺沟煤矿和伊新煤业分别荣获煤炭科技创新优秀单位和全国行业标杆煤矿,新疆煤化工入选自治区博士后工作站,伊新煤业入选自治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这就是整合三年来的新疆能化。
新疆能化全面梳理总结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经验,以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员工平安健康为目标,构建培育形成了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合·安”安全文化。以文化赋能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助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新疆能化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坚守安全生产底线,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建设安全绿色智能化矿井为目标,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力度、提升劳动效率、精细内部管理,推动矿井安全高效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
聚融则优——“存量优化”成为发展共识
三年来,新疆能化稳产量、提产能,坚定不移深推“存量优化”。把准存量优化方向目标,聚焦关键、精准施策,提升存量竞争力。
聚焦关键稳生产。扭住掘进“牛鼻子”,严格掘进进尺和“三量”考核,找准挖深制约矿井掘进效率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因素,以实招、硬招提高掘进效率和单进水平,以真抓实干确保矿井长远接续可靠。坚持布大面,减少采掘工作面个数和搬家换面次数,降低万吨掘进率。优化安撤工艺,开展安撤评价,高效完成安撤任务。
提升产能拓空间。强化“专班+小组、包保+盯靠、激励+考核”机制,推进增能手续办理。伊犁一矿基建转生产,实现投产即达产。伊新煤业连续两次核增产能至900万吨每年,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硫磺沟煤矿完成技改,打造高效发展新模式。新疆煤化工6万吨三聚氰胺投产,企业延链、补链、强链作用进一步彰显。永新煤矿精采细选,企业效益进一步提升。秦华煤矿“三步走”战略完成技改,成功实现联合试运转。
智能建设增动能。坚持“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战略,赋能智慧矿山建设。伊犁一矿建成一个示范化掘进智能化工作面,伊新煤业完成洗选厂智能化升级,两矿通过国家智能化矿井验收。硫磺沟煤矿完成二类初级煤矿智能化建设。新疆煤化工争创能源集团智能化示范工厂。
聚融则益——深植精益管理新理念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新疆能化牢固树立“过苦日子、过紧日子”思想和“成本制胜”理念,深入推进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工作,将精益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运转的每一个环节。他们以全面落实降本增效“八项硬措施”为抓手,深化“两增三降四提升”“管理提效、资产提质”和主动对标提升工程。
拓深成本管控。加强生产管理,降低产品单耗。加大可控费用管理力度,压降“三公”经费、机关费用。深入开展“清仓利库”活动,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大幅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加大招投标、比价采购力度,通过物资集采实现降本。
拓宽效益空间。发挥选煤厂“聚宝盆”作用,深入实施煤炭分级分质工程,加快伊犁一矿选煤系统升级、硫磺沟煤矿TGS、永新煤矿TDS干选系统建设以及秦华煤矿洗选厂技术改造,打造硅煤、焦煤、气化煤、动力煤“四大品牌”体系。强化协同创效,积极主动与集团内部协同单位沟通,精细谋划、应协尽协。
拓展提质渠道。树牢“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理念,按照“一利五率”评价导向,提高营业现金比率,降低资产负债率,追求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流的利润,增强高质量发展竞争优势。用好资产处置专业化平台,打通存量资产盘活的难点、堵点,盘活存量资产。
聚融则强——打造独具特色新园区
聚阳才能生焰,拢指才能聚拳。新疆能化4000余名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了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他们分工明确,精诚合作,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打造“新疆煤化新能源综合发展基地”。
新疆能化作为山东能源集团在疆产业的开发管理主体,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坚定的发展步伐,全力打造伊犁、乌昌、准东、南疆“四大园区”,以绿色化、园区化、智能化理念,迈向新的高度。
伊犁区域以“块”为先,量质双升新赋能。围绕煤气一体化联动运行,坚持以“块”为先、以量取胜。伊犁一矿千方百计推进销售“逆势突围”,确保千万吨产能有效释放。伊新煤业围绕保障伊犁新天煤化工原料煤供应持续提块率。两矿最大限度挖掘与伊犁新天煤化工内部协同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发展运营质量。
乌昌区域扩产增效,引领产业新标杆。发挥总部经济优势和对外“窗口”作用,扩产能、延链条、增效益,提升企业在新疆的品牌影响力。硫磺沟煤矿加快产能提升,充分做好供煤协同,打造成为新疆煤化工的稳定煤源。新疆煤化工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投产运行,深化“三零工程”建设,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
准东区域一体化布局,打造发展新引擎。按照煤炭、化工、新能源一体化布局,加快四号露天矿、80万吨煤制烯烃、铁路专用线、生活基地建设。依托项目获取新能源指标、拓展新能源版图,竭力打造新疆基地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南疆区域精采细选,实现效益新增长。针对储量少、价格高的特点,严格落实精采细选。科学组织配煤,打造硅煤、焦煤品牌,实现总体效益最大化,形成“规模不大效益好”的小矿大志气格局。秦华煤矿按照“三步走”战略,完成矿井技改,联合试运转工作平稳推进。
新疆区域整合的三年,是新疆能化规模当量急剧扩张的三年,也是新疆能化提质增效的三年,也是新疆能化品牌形象快速提升的三年。目前已经开启由生产经营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陪跑陪练转向领跑煤化新能源综合发展基地新征程。
大漠孤烟起苍黄,万里无垠映斜阳;马踏尘沙如雷动,汉子策鞭意气扬。新疆能化将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以不甘人后的心态、创先争优的姿态、干事创业的状态,团结一致向前看,凝心聚力谋发展,锚定目标、勠力奋斗,决战决胜“十四五”,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坚决把新疆基地的“规划图”“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为山东能源集团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山能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