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山西省平鲁区一家已完成智能化改造的煤业公司,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紧盯运行参数,监控各采区的运行情况……”前不久,CCTV-13《央视新闻》栏目播出西北矿业大恒煤业积极备战,充分释放优质煤炭产能,进行智能化矿井改造,全力以赴迎峰度冬的画面。
有谁能想到,作为山东能源旗下的一家煤矿通过实施智能化改造在俗称“煤都”的山西省逆袭“突围”,上了央视新闻。
大恒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建忠介绍,该公司在2022年经过重组整合后归属西北矿业,在西北矿业的带领下,坚持“年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目标,高点起步、高标定位,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技强企发展战略,将装备升级作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培育新质生产力,厚植发展新动能,乘“智能化”东风,在“煤都”蹚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对标对表 拓宽视野
矿井系统设备老化,成为了制约大恒煤业高效生产的难题。针对这一情况,该公司充分发扬“有容乃大、持之以恒”理念,以“走出去、融进来、促发展”的走出去学习为主线,制定详细的外出学习计划,由公司领导班子带队,分层级、分专业组织管理人员、业务骨干“走出去”对标先进兄弟单位,学习在建设智能化矿井方面成功经验,对标找差,开阔视野、拓宽眼界。
“只有多走出去,才能实地感受与兄弟单位的差距,找准了差距,我们把每次对标交流都作为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深刻汲取兄弟单位在技术创新、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确保对标成果有效落地。”李建忠说。
“兄弟单位的工作面每部支架均配置多通块,不仅美观、可靠,而且大幅提高了支架的移架速度,同时,工作面机巷超前架底调千斤顶、硐室门冠管线吊挂、气动阻化剂喷洒装置、工作面零散点智能排水系统,都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兄弟单位的设备管理经验,让机电管理部部长杜文加颇受启发。
带着问题去寻求答案,他们只抱着一个信念:那就是此去绝不空手而归。“这套辅助运输智能控制系统建设比较完备,各子系统兼容性强,契合度较高。网速较快,红绿灯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可以实现地面全程监控和调度全部胶轮车的运行轨迹、状态及实时画面,智能方便快捷,值得我们学习……”
据统计,2024年以来,他们共组织对标学习38次,制定措施73条,撰写心得体会110篇。
智控矿源 掘采高效
每次对标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对建设智能化矿井的方向与动力。
走进大恒煤业生产调度中心,数十块液晶显示大屏幕上显示着各种画面和数据参数,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工作面采煤机滚刀飞转,液压支架来回伸缩,一吨又一吨的乌金经过皮带运输直达地面。
“我们现在回采的39101工作面总工业储量为51.49万吨,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5人就可实现工作面全部操作,完全实现了单面达产。”该公司综采队队长郭伟说。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
该公司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和技术,以减人、增安、提效为目标,通过引进支架电液控系统、智能采煤机、LASC惯导系统、AI异物识别等智能化设备,创新实施具有“大恒特色”的多轮顺序均衡梯次可变控制时序放煤、端头设备顺序自移、三角煤记忆截割等自动化工艺。
这些实现了工作面支架快速自移、工作面自动找直、运输设备自适应煤流运行。目前,该工作面综合自动化率稳定在90%以上,其中支架自动跟机移架率达到97%以上、煤机自动截割率达到98%以上。
智能采煤亮点频现,智能掘进硕果累累。他们通过引进掘锚一体机、变频永磁滚筒皮带机、皮带机自移机尾、运输设备集控和综合保护系统等设备,并配套激光测距仪、倾角传感器、危险区域人员辨识等智能化监测装置,建设完成集“掘、锚、运、通”四位一体的智能掘进工作面,实现了对智能化掘进装备及巷道空间信息等多源信息的融合和掘进工作面场景再现。
“我们还引进了履带式自移机尾,实现了掘锚一体机机尾自移、快掘快支,掘进作业效率提高了50%,创出了矿井单头掘进新水平,为智能、高效、快速掘进奠定了基础。”该公司机电副总经理郭玉龙说。据了解,该套设备为西北矿业首家使用单位。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该公司在采掘智能化的道路上,抓关键、找重点,下活了采掘智能化生产这盘棋,从“跟着跑”成为“领着跑”,激发了职工的“精气神”。
智慧赋能 洗选增效
“车号识别成功,请司机把车停到指定位置,进行取样……”笔者在煤质发运工区看到,该公司正在排队拉煤的车辆根据操作工提示,停到采样区,自动取样机用2分钟就完成了一车汽车煤的自动取样。
“以前,我们都是在三个产品仓出仓口进行人工采样,在每个车上选取两个点采集样品煤,既费时又费力。如果遇到车辆多、三个仓口同时打开的情况,一个人根本跑不过来,很容易造成漏采,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自从有了全自动采样装置,采样时间从5分钟成为2分钟,样品煤从2千克成为100千克,不仅样品准确率得到了保障,而且还减少了人工投入。”该公司煤质发运工区采样班班长胡光林介绍。
面对煤炭市场下行的压力,大恒煤业牢固树立“抓煤质就是抓效益”理念,多措并举提高煤质、优化系统、精准营销,加大洗选设备投入,努力把产品卖出好价钱,为公司高效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据该公司煤质发运工区负责人冉国峰介绍,通过建设智能密控系统、汽车全自动采制样装置、基础平台建设、TDS智能干选系统等系统,加强对设备的实时管控,集中对设备进行运行操作。合理调度设备的运行时间,降低设备空转能耗,提高运行效率。同时,他们通过建设智能浓缩加药系统,实施密控、加介和浓缩、加药等主要环节的智能调节,满足产品质量稳定控制要求,提高产品合格率和产率,为实现生产流程顺畅匹配、工艺系统精简完善及达到产品质量适销对路、综合效益最大化奠定基础。
“我们依托各个智能系统组合,还探索出‘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干选联合工艺’,利用各粒度级分选系统的联合优势,实现了150—1毫米全粒度级有效分选,精煤回收率、洗选效率、人均工效等均得到提升。”该公司煤质发运工区党支部书记卢瑞说。
据了解,该公司通过实施一系列具体举措,精煤回收率提高3.14%,洗选效率由96%提升至98%以上,减少岗位作业人员4人,劳动控员30人,预计每年实现创效4000万余元。
借得东风好扬帆,驾舟破浪泛青山。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建忠表示,2025年是该公司三年规划从“跟跑”到“领跑”的领航年,他们将从各个方面着手,全面对标赶标超标,实现“一级标准化最优经营管控最优、生产掘进最优、精品创建最优、党的建设最优、内涵发展最优”的六个领航,争当西北矿业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各项工作的“领航员”。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