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聚精会神,凝心聚力答好“关键题”,拿好“关键分”,为赢得全年胜积攒强劲力量。
西北矿业聚焦“项目攻坚”工作主题,围绕安全生产、稳量增产、洗选创效三方面工作,盯紧重点关键,采取有效措施,靶向发力答好年度“收官卷”。
持续夯实安全生产根基
正通煤业领导班子成员上讲台为干部职工宣讲新标准化管理体系;大恒煤业编制发放新标准化管理体系明白纸,组织“三大宣讲团”下基层宣讲……连日来,西北矿业全面掀起学习宣贯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学习热潮。
新修订《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下发后,西北矿业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宣贯,按照标准规定要求,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全员培训等多形式推动学习宣贯不断深入,为安全生产筑牢防线。
他们以新版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为标尺,在做好学习宣贯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岗位达标、班组达标、专业达标”三级达标工程,积极在一级标准化创建上争取主动,确保现有生产矿井7对达到一级、3对保持二级水平。
亭南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景长宝介绍,他们坚持标准化工作与当班生产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从电缆吊挂、机电设备管理及现场文明生产等基础工作入手,通过实行“分管领导包专业、部门单位包现场、班组包落实”的联责考核制度,着力提升现场标准化水平。
黄陶勒盖煤炭公司则严格按照新标准要求,对现有的掘进专业标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对标对表,查找不足,制定详细的改进措施,以班组为单位,针对新标准组织班组、工种、岗点三级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严格对照新考核标准执行,确保每一项要求措施都能得到有效落实。
西北矿业严格按照新标准要求,坚持从小处入手,往实处用力,全面抓好自查自纠,全力促进企业标准化水平再提升。
多措并举稳产量增产能
生产经营指标完成的好不好,关键看产量。西北矿业紧盯全年生产任务目标,快马加鞭,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科学组织精益生产,为全年目标完成争取主动。
他们综合运用系统提能、装备升级、布局优化等举措,持续提升达产稳产能力。“我们把提高煤炭产量作为四季度降本增效的‘压舱石’,围绕工作面安全高效推采目标,聚焦安全管理、生产技术、现场组织、设备管理等工作,强化过程管控,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充分发挥技术指导生产作用,进一步释放产能。”邵寨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延生说。
亭南煤业则超前谋划,周密部署,克服多种困难,仅用47天完成首个走向最长、面长最宽、储量最大的工作面安装,并实现安全试运转,不但缓解了生产接续问题,还稳定了煤炭产能释放。
天骏公司以马福川、毛家川项目核准为主轴,实行“串联转并联”多线作战,按照两项目“赋码、核准、开工”三阶段工作目标,抽调专业人员成立工作小组,排定时间节点,认真梳理重点、难点,绘制思维导图、挂图作战,加快开工前各项手续办理,提前40天取得马福川、毛家川两项目代码,为下一步工作赢得主动。1-10月份,西北矿业累计完成商品煤产量同比增产199万吨。
颗粒归仓做精洗选创效
西北矿业把选煤升级作为效益工程,按照洗选流程简洁高效、洗选产品少而精的原则,以技术创新为先导,通过升级洗选设备、优化选煤工艺,深入挖掘洗选创效潜能,创建标杆选煤厂,深耕精煤增收创效潜能,提升洗选创效能力和水平。
邵寨煤业开展《选煤厂“数智云”智能生产管控平台研究应用》项目,在智能控制系统投用后,实现重介分选密度、煤泥浓缩加药量自动调节,吨煤洗选介耗。他们减少选煤厂生产作业固定岗位,实现粗放型劳动方式向技术型转变,减少选煤厂生产作业人员。项目投用后,选煤厂固定岗位人数减少30人,药耗成本降低15%,每年节约生产成本187万元。
五举煤业立足打造智能化选煤厂目标定位,采用超级无压三产品旋流器分选工艺,紧紧抓住“工艺、设备、安全”三条主线展开智能化建设,提升洗选质量和效率,助力原煤“吃干榨净”。他们还充分应用物联网、大数据、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研发“可视化”智能生产管控平台,取代传统的PLC控制方式,实现减人提效。
据了解,西北矿业扎实推进标杆选煤厂创建,依托智能选煤研究院科创平台,目前已有6处矿井建成全系统智能选煤厂,3处选煤厂入围能源集团标杆选煤厂现场评审,7处矿井建成超高压压滤系统,预计全年精煤产量首次突破2300万吨,洗选创效3亿元。
时间紧、任务重,片刻不能等待。西北矿业聚焦各项目标任务,以“响铃交卷”的紧迫感、“任务必成”的责任感、“多做贡献”的使命感,扎实工作,埋头苦干,奋力交出高分答卷。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