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矿业唐口煤业满弓紧弦靶向“安”字靶心,全面深化推进“六个专项行动”,将“严、细、真”作为蓄满强基保安的“动力源”,全面决胜安全生产收官战。
“严”字为基,蓄双防管理势能
“通过‘三违’管控环比分析图来看,目前习惯性违章呈上升态势,我们下一步将加大‘三违’查处力度……”在该公司早会上,安全副总工程师、安全监察部部长朱礼建根据安全考核数据环比分析图中的“三违”数据,对当前安全管控风险进行了分析。
双防管理模式由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是该公司双防体系建设的立足点,为此,他们推行安全风险日分析机制,每天组织安全、技术、防冲、通防等各专业技术人员,对照双防平台查出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精准查找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全面等问题,提前制定防范措施。他们配套实施大数据环比分析管理,对问题占比前十的安全管理数据进行统计环比,形成安全考核数据环比分析图,系统预判矿井安全管理重点。今年以来,共辨识风险606项,其中重大风险47项,均制定了相关管控措施。在隐患排查治理上,他们建立了“专业+区队+班组+个人”的四级联防联治机制,进一步规范了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化管理,实现了重大隐患动态清零,有效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细”字为先,蓄安全管控动能
日前,该公司开拓工区龙海斌收到了一条远程监察信息,上面写道:“12月2日,六采区南翼4#进风联巷迎头防片帮网挂设不规范。”
“远程监察是我们现场管控的一把利器,让违章无所遁形。”该公司安全监察部信息监察室主任李庆忠说。
信息化监察已成为安全管控的新常态,现场虽然无安全监察人员,但时刻有人盯着现场。今年以来,他们在抓安全、管安全上,严格落实“想复杂干简单、抓大不放小”,先后制定了《安全大检查制度》《边远巷道检查制度》《安全生产解剖式检查的实施意见》等硬性制度,积极采取检查表法对各采掘头面、大巷的26个地点,开展安全大检查、解剖式检查、边远巷道检查、“零点小分队”等各类检查68次,累计查改问题2600余条,挂红牌46张、黄牌156张。
同时,刚性落实“无监控不作业”要求,实施“井下+地面”“值班+跟班”“视频+记录仪”的“3+3”安全信息化监察管理模式,查改各类问题597条,C级隐患13条,制止各类违章20起。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抓实现场变化管理,实施了安全“十必知、十必查”管理机制,要求跟班安监员必知现场情况,必查安全风险隐患,必知当班工作任务,必查现场措施执行等,真正做到了现场安全可防可控。
“真”字为本,蓄现场动态达标效能
“质量标准化不达标一切都是‘零’。”这是该公司综掘一区班长严成斌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他所施工的6311皮带顺槽已经两周被工区评为施工质量“优”。
据了解,今年以来,唐口煤业在安全质量标准化推进上坚持求真务实原则,建立了“科室主建标准,工区主干现场,安监主验质量”的三级协同质量管控体系,施工前由公司分管班子成员组织各专业根据现场实际开展集中会商,统一作业标准,编制施工作业标准手册,让区队“有章可依、有规可遵”,加大班组自主管理、跟班安监员现场评估、月度专业联合验收的静态+动态管控,为实现动态达标夯实基础。同时,他们配套开展质量标准化周提升活动,按照一周一重点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三无”管理、物料整治、设备运行、辅运管理等方面制定周提升计划,详实部署任务推进,确保现场面貌有改善、有提高。
“要想实现动态达标,就得在‘保持’上下大功夫。”该公司安全监察部党支部书记王连振说。为持续保持现场动态达标,他们还根据现场实际以及质量管控情况进行“盲点检索”,对管控不到位、治理不到位的“盲点盲区”进行专项整治,成立专项整治小组。今年以来,他们共对五采区、六采区等区域的7个“盲点”整治,分别完成巷道整治550米,清挖水沟670米,清理矸石、废旧物料112车,现场面貌有所改善。
“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丝毫不能放松懈怠,下一步,我们将在求真、求实、求细、求严上下大力气,做足文章,确保矿井实现安全生产。”朱礼建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